【好像是三國志某代裡王莽的圖片?】

金庸在《倚天屠龍記》裡的一首詩(據說又是樂天公的作品,一笑),我年紀越長越覺得警世意味濃厚:「周公恐懼流言日,王莽謙恭下士時。倘若當時身便死,一生真偽有誰知?」(註)

挑它作這篇碎碎念的開頭,倒不是為了什麼「路遙知馬力」一類的老生常談,我比較有興趣的是藏得更深、更隱晦的氛圍:連周公都要恐懼流言喏……。是啊,阮玲玉芳魂雖遠,血淋淋的「人言可畏」幾個字,真還烙在不少人的心裡。人言人言,說穿了就是評價。只要活在世上一天,任何人都難以逃離來自他人的評價;龍章鳳姿滿腹經綸是一種評價,小頭銳面粗鄙無文也是種評價。怎麼面對紛至杳來、不知何所本更不知其將所終的種種評價,是哪一個人都得面對的人生課題。

這個課題,我到今天仍然沒有找出個能樂己適人的好結論。只能說,誰都難以迎合每個人的眼光和評價標準,真能做的只有去找出哪一個評價者才是真正重要的道標,然後期勉自己努力去符合那個標準。諸葛孔明力勸阿斗的話言猶在耳:「……陛下亦宜自謀,以諮諏善道,察納雅言……」,易言之,須得先自謀--忖度自己的斤兩、想清楚了自己的方向--然後納應納之諫、為當為之善,成為自己喜歡、別人也能接受的模樣。只要不是剛愎自用到扭曲事實的地步,閒雜人等的竊竊私語,就當做是收訊不良的White Noise,大可以左耳進右耳出,理它太多只攪得耳朵流油,怪難受的呢。:)


註:根據網路資料,全詩原係「贈君一法決狐疑,不用鑽龜與祝蓍。試玉要燒三日滿,辨材須待七年期。周公恐懼流言日,王莽謙恭未篡時。向使當時便身死,一生真偽有誰知。」……在文章的頭段,不知道是金老寫錯還是我背錯?總之不怎麼影響文義啦,隨筆一註是也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oy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