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如果海會說話.如果風愛上砂
如果.有些想念遺忘在漫長的長假
我會聆聽浪花.讓風吹過頭髮
任記憶裡的愛情在時間潮汐裡喧嘩

-摘錄自《國境之南》,范逸臣


  和yt從電影院走出來,台北的夜空因為光害而黑得很勉強,空氣裡飄著不乾不脆的碎雨;我的胸口卻是晴朗的。所以一直惦念著要寫篇小文,用「勇氣」的角度記錄這部電影──故事裡的過去、故事裡的現在;電影幕前,電影幕後……對我來說,這部被媒體譽為「國片復興希望」的電影,其實是用一點一點小小的勇敢堆積成的練習曲。令人欣喜的是,成果雖未臻完美,但非常明亮。

  所以,如果你還沒看過「海角七號」,我的建議是先別讀這篇文章。挑個有空的假日,買票進電影院吧!它真的值得

  「海角七號」的演員們,委實令我印象深刻。除了以「我係國寶餒!」和「這兩條線都沒有用到,不可以剪掉嗎?」紅遍全台灣的茂伯之外,精神飽滿的「馬拉桑」馬念先、頂著櫻木頭打鼓的「水蛙」夾子小應、年紀最小卻睥睨這群亂七八糟大人的「大大」小麥,個個鮮活無比;飾演代表會主席的老牌演員馬如龍,更簡直渾身是戲。硬要比較起來,男女主角還顯得失色了些。

  要營造這樣的效果,角色設計、選角功夫、劇本口白,三者缺一不可。我真心佩服海角七號的劇組,卡司表攤出來活脫脫一鍋白菜燉雞湯:食譜簡單之至,但材料(演員)樸素精潔、火候調味(角色設計和劇本口白)都到位;成品芳香撲鼻、滋味溫醇,什麼熊掌魚翅二頭鮑,全可以閃一邊涼快去。

  我喜歡這些角色的重要原因,是因為他們都是勇敢的平凡人;個別有著不可挑戰的做人原則,而且都很誠實在面對缺陷、爭取夢想。茂伯對表演機會的堅持、水蛙對老闆娘的堅持、勞馬對愛情的堅持、主席對「一定要用本地樂團開場」的堅持……友子對工作的堅持(即使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和),還有彆扭的阿嘉對音樂的堅持。

  相對於基調明確、前後一致的其他角色,「阿嘉」比較複雜:懷才不遇、鬱鬱返鄉,背負繼父和母親的期待,有些夢還不甘心熄滅卻又無從發光……他的成長,隱隱牽動情節的發展。即使他和友子的戀情發展得有點莫名其妙、即使他對音樂工作的頓悟未免突如其來,阿嘉卻仍然是個容易引起共鳴的角色──畢竟,我們誰沒有過那些青春的夢想、那些難以言說的在意、那些沒有理由的彆扭呢?而他最終把該送的信送完、完成曲子、成就了樂團、對自己的音樂夢有了交代、坦白說出「留下來……或者我跟妳走」。這不就是一個內心的小男孩勇敢打破那些無謂的暴躁自尊、終於長大的過程嗎?

  相對之下,故事裡活在過去的角色,顯得薄弱許多。戰敗遣返的日本教師、無緣的台灣戀人小島友子……大時代的遺憾,透過一個郵包和現代的故事有了連結,最終促成了男女主角對感情的坦白。也許,導演是想透過跨時間的映照,對比出「一個故事、兩樣結局」的差異吧。

  至於幕後,至於催生海角七號的勇敢導演(請容我用勇敢兩字形容這位賭下身家只為拍片的導演)魏德聖的故事,我不在這裡多說。這是官方部落格對他的介紹,而「放映週報169期頭條:不曾遺落的夢」這篇專訪,內容華瞻詳細,也很值得一讀。

  我衷心祝願這位格局宏大的電影工作者,能順利實現他的夢想。即使我能做的只是偶爾寫寫這樣的不專業心得,還有記得在每次好片上映的時候買票進場、誠懇地向朋友推薦。多我一個,就是替國片多點一盞燈。


後記:這篇心得寫得不免冗贅,也有些紊亂,總是因為心裡還掛念著其他的事,有些百味雜陳。很多時候我們的夢未必容易完成,很多時候我們相信的人事物可能會在奇怪的時候風雲變色。我們都需要勇氣和智慧去面對這些無由的挫折……這些記憶不見得美好,卻也都是讓我們更堅強、眼光更明亮的養份。很抱歉我這麼心疼妳,卻又無從安慰起。加油!Give me a smile when you can. :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oyi 的頭像
    hoyi

    hoyi's Weblog

    hoy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