週末照例把握難得的相聚時間,和yt在西門町翫日愒歲。兩人閒晃的目的大抵就是充份放空,所以要看電影,也大多(由我)選擇不花大腦的娛樂片。
今天選的是「頭彩冤家」(What Happens in Vegas)。
從電影院出來,我只能說……雖然不至於覺得幾百塊票錢白花了,但平心而論,我對這部片實在稱不上喜歡,私心評價甚至遠低於網路上評為「年度最爛電影」的「倒數第二個男朋友」(Good Luck Chuck)。
為什麼呢?很簡單。要搞笑就要色彩夠濃重、要娛樂就要夠芭樂夠沒腦。在搞笑之餘還硬想穿插些教忠教孝的內容,導演、編劇、演員三方,還真都得有東和馬硬幹出日本麵包(註1)的天份和痴心不可。
問題是本片的嘗試,很明顯是失敗的。
Cameron Diaz飾演的女主角,是個追求完美的女強人,職業(似乎)是交易員。整個故事的起點,是她被未婚夫以「壓力太大、令人疲勞」為由甩掉,決定飛到賭城去好好瘋一場以排解情傷;和工作失意的男主角(Ashton Kutcher飾)發生一夜情、閃電結婚、又意外(共同)中了頭彩,因而扯出該怎麼分錢的問題。
嗯,很好。設定的劇情有夠多巧合,也夠芭樂,在先天上就很有搞笑的氣氛。問題是,不論是什麼戲,總得要引得起觀眾的共鳴才好;方法很簡單:要嘛是情節貼近現實,要嘛人物性格容易建構起認同。前者在這片裡當然是不存在了──這種巧合的程度和《花顏格格》(註2)的激情戲合理度差相彷彿;而後者……
請看過本片的仁兄仁姐不吝分享經驗,我很想知道:有誰覺得Ashton Kutcher演一個失敗到被開除的家具製造師(是嗎?我一直搞不太清楚他的職業),很有說服力的?這種帥氣可愛Loser(而且最後一定要東山再起)的角色,搞不好叫Owen Wilson來演還比較像一點。
更進一步說,有誰被Cameron Diaz活像吞了催情藥(註3)的演技說服,真心認為她的角色是個「聰明機敏、事業心強、完美主義、前途一片看好」的專業交易員?她的角色要換到國產的言情小說裡,就活像那些個淨長著一張好看臉皮、「年僅二十八、俊帥邪佞、身高185、多金浪漫眼睛會放電,而且xx功夫還很強」的「跨國企業總裁」──除了title被夢幻合理化之外,其他一切純屬虛構。
演員和角色不搭軋,倒還在其次。重點在前面就提過的,除了娛樂之外,導演還意圖(或至少我這麼認為)傳達某些偽裝成普世價值的內容,諸如婚姻必定要有真愛、父母與子女要有良性互動、有真愛就可以不用錢、沒真愛我也不屑拿你的錢……請注意我強調「偽裝」兩個字,是因為這些東西當口號則罷,要落實在現實生活之中,我只能搬出一句話:家家有本難念的經。不是所有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都可以化約成這麼簡單的教條。想想,父親都不顧一切開除兒子了,冰凍三尺豈是一日之寒?一個笑臉盈盈、之前從沒見過面的假媳婦,在不到半年內要讓二三十年的父子關係破冰,能成功還真的是看到鬼。
要說本片一無是處,倒也未必。前面不都說了嗎,還不到「覺得幾百塊電影票錢白花了」的程度。電影最後,男主角追上辭職的女主角,在海灘再次求婚的那一幕,在批踢踢的電影板上廣受好評──我同樣因為那一幕而震動,原因卻不是因為「這樣的劇情發展真令人感到意外又感動」。對於劇情發展,我既不意外、也不覺感動。只是那幕求婚的場面再次撩動我對穩定的感情、婚姻、家庭的渴望;而盡全力在滿足所有「別人」的需要,卻忘記自己究竟真心想追尋什麼的困境,也正是我在近幾年來不斷面對的問題。
所以說來說去,我終究是個脫不了「我執」的凡人吶,所關心、能共鳴的橋段,還是那些和自己切身相關的愛惡嗔懼。
註:
1. 有人沒看過漫畫《烘焙王》嗎?主角是個醉心於製造「代表國家的日本麵包」的小伙子。漫畫前段的笑果不壞,後面拖戲嚴重,建議看前半部就可以了。
2. 言情小說界的傳奇書籍之一,最著名橋段是天真活潑又可愛的女主角,在男主角洗澡時闖入浴室、滑了一跤,「瞬間一竿進洞」而提早完成了洞房花燭夜。……看到這裡還沒有吐血+爆青筋的讀者,小女子得向您狠狠磕上三個頭。
3. 片中她應該…是…吞了催情藥沒錯吧?
- May 12 Mon 2008 00:51
頭彩冤家 - 近期最雞肋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